商品搜尋:
新生種苗園農業推廣中心
新生種苗園
回首頁農業推廣 \ 農民輔導

農民輔導-義竹鄉西施柚

 

西施柚健康管理生產體系暨示範觀摩會
 
農業試驗所
 
張庚鵬 楊慶昭 李艷琪 張嘉宏
 
一、緣起
  座落於嘉義縣義竹鄉楊慶昭農友的西施柚果園,其園貌一如園主本人,外觀樸實無華卻內蘊飛揚志氣。楊農友從事西施柚栽培長達廿數年,不論在整枝疏果、病蟲害防治、土壤水分與肥分管理等之果園管理均有其獨到之處。值得欽佩的是,儘管義竹地區之西施柚產業已式微多年(因著果數少、產量低、不易生產高品質果實等之競爭弱勢),楊農友仍一本初衷,堅持不懈地克服諸般難關,務期達成更完美的西施柚栽培模式;再者楊農友個性好學不倦,與柑桔類相關的栽培園區、各技術人員及學校場所、書籍等均有楊農友走過、努力過的痕跡。兼且楊農友敢於接受新觀念,並勇於實踐,農試所才有此機緣,得以在楊農友西施柚園實施動態調整型水分與肥分管理之操作模式(無償試驗),並取得初步之優良成果。
  在此,再一次感謝楊農友的豁達大度,樂於與大眾分享知識與經驗,才能有此次示範觀摩會之舉辦。
 
二、西施柚健康管理生產體系
動態調整型水分與肥分管理
A.目標與原理
  西施柚或其他柑桔類果樹,甚或所有果樹,欲達成高產、高品質的目的,有些重要的共通指標是必需的:
樹勢生育旺盛,葉片不過大且厚度足,抗惡劣環境(如寒害等)及病蟲害能力強。
花朵數足且鮮艷壯碩,著果力強。
果實生育速度均勻,生理落果量適當。
抽梢發生時,過長的徒長梢發生機會少,以來年結果枝的短梢為主。
外觀完整、大小整齊的果實,並具適當的甜酸度比率。
  欲實現上述指標,除良好的病蟲害及整枝疏果管理外,適當的水分與肥分管理乃為其中最重要之關鍵。目前國內大多數的果園均難以達成此等目標,推究其因,主要亦是此二條件的無法滿足。在水分管理方面,多數果園採取較乾型管理。由於土壤水分含量少,可溶於水中的肥分少,因此常施用較高的肥料量,並常投入較高的氮肥(尤其有機肥如豆粕類)以保障較高的果實產量。此等管理模式當遭逢大量的雨水侵襲時,土壤中以氮肥為首的肥分大量溶出,造成樹勢萌動、抽梢發生;若在開花結果時期發生,即易流花、落果,若發生在果實生長期,易裂果、厚果皮、乾粕吊汁,若發生於採收期前則易致甜度等品質下滑,此等皆為果農常遭遇之頭痛問題。
  在肥分管理方面,精緻的肥培控制常是掌握果實高品質的不二法門。針對土壤水分管理、土壤理化性質、氣候條件、不同生育期等因子酌予適當要素比率及適當養分量,並以低成本、高效率模式供應果樹吸收,愈全面的掌控,即可得到愈高品質的果實。特別在水分與肥分的結合上尤為重要,土壤高水分含量的果園,其肥料總量宜低,且鉀氮比宜高(因氮肥之高效率吸收);反之,土壤較低水分含量之果園,肥料總量宜適度的高,且鉀氮比宜略低,才能保障果實的產量。
 
.楊農友西施柚園的水分、肥分管理策略
第一年
鑑於楊農友過去的施肥乃以高氮的有機肥為主,採挖孔穴施,土壤中的總肥量及總氮含量均高,不適合馬上採用較溼式之水分管理,以防止土壤中氮素的大量釋出而造成樹勢及果實之過度生長。第一年(含前一年採收後的蓄積處理)所定之管理策略如下:
(1)前一年採收後,土壤不供應水分,給予高鉀的葉面肥料強勢蓄積,使第一年的開花著果順利。
(2)第一年全園除適當量的硼(土壤每分地每年施用3公斤硼砂)及鎂肥(適時適量)外,不施用任何肥料,以消耗土壤中過量之氮肥。
(3)土壤水分之供應(噴水帶)採半乾溼式,(10-20%水分含量)防止氮肥之大量釋出。
(4)依葉片生育狀況(葉片大小、葉厚、葉色等)、生育期、氣候條件等因子調配葉面肥料,每週給予噴施二次。
(5)楊農友之試驗精神,於園區左半邊給予慣行之有機肥挖洞穴施作為對照區,但葉面施肥仍執行。
第一年結果檢討
(1)前一年採收後之蓄積動作操作完整,開花著果較往年效果佳。
(2)有機肥施用對照區呈現開花較不整齊、果實大小不均、徒長梢較多抽出之不良現象(如圖)。
(3)結果後期連續多天雨水,枝梢萌動,加上疏忽後期葉面肥之施用,果實品質呈下滑趨勢,但最後期品質仍緩步上昇。
第二年
依西施柚樹株生長勢及葉片(仍嫌過大)目視診斷,第二年之管理策略如下:
(1)土壤肥分管理除鎂肥外,全園本年仍不施用肥料。
(2)土壤水分管理因過去一年多已消耗相當之氮肥,水分溼度大幅增加,無雨水條件下,約從20%水分起灌至30%水分含量為止。
(3)仍參酌各因子,調配葉面肥料,每週給予噴施二次。
第二年結果檢討
(1)開花著果更為順利。
(2)果實完整,生育速度整齊。
(3)產量為栽種以來之最高。
(4)果實品質之優良足可期待。
 
第三年之期待
(1)土壤中之總肥量及總氮含量已達預期之低限,往後可依各影響生育因子作調整式之土壤施肥。
(2)土壤水分採溼式管理模式,無雨水時水分以噴水帶恆常維持在30%水分含量以上
(3)葉面施肥僅作為特殊條件下之備用手段。
 
三、展望
  本動態調整型水分、肥分管理模式之操作案例雖非正式之科學報告,或完整的操作手冊,但在田間實務操作上卻是一頗值參考的事例。竊以為,作物健康管理之精髓在於動態調整。不論病蟲害、肥培、環境及栽培設施等之管理,能因人、地、時空之需求,作高效率而務實之調整,即已趨近健康管理之核心。謹以此語與各試驗研究前輩同仁,及眾農友們共勉。